2013年5月8日 星期三

食軟雪糕 20130508

五天之前,簡米在 facebook 請教朋友們如何勸籲膽固醇過高的護士別吃麥記雪糕

朋友們給了有趣的建議,歸納如下:
1. 恐嚇模式 (fear approach) :引起恐懼,從而減少行為
效果存疑
- 告訴她這公司的雪糕含菌量超標
- 告訴她這公司的雪糕用雞油製成

治標不治本。雖然她可能短暫不吃雪糕,但長遠未能起阻嚇之用。

較為有效
- 告訴她雪糕含反式脂肪。反式脂肪能引致動脈粥樣硬化、中風、心臟病,也會令人更易患上糖尿病。

2. 教育模式 (educational approach) :以理性來說服,減少行為
效果存疑
- 別的牌子比較便宜
- 別的牌子比較好吃

標本也不治。她可能會繼續吃雪糕,只是牌子不同,卻未必能選擇較健康的替代品。

較為有效
- 告訴她雪糕含反式脂肪。因某些食物天然含有反式脂肪,而這種脂肪會增加血液中「壞膽固醇」和降低「好膽固醇」含量,不吃為妙。低糖脫脂乳酪可能是比較健康的替代品,但也要小心選擇。坊間某些標榜低脂的乳酪雪糕 ,可能暗藏大量糖分,影響健康。

詳細的營養學分析,後文待續。

可是,該如何作出勸導才能有效呢?

改變行為
我們可以借用健康心理學的行為模式改變框架,嘗試增加說服力。
Health Belief Model (HBM) 的概念為例:
i. Perceived susceptibility 主觀患病機會
越覺得自己容易患病,改變行為機會越大。

ii. Perceived severity 主觀嚴重程度
越覺得所患疾病嚴重,改變行為機會越大。

iii. Perceived benefits 主觀好處
若健康行為的好處越大,越有機會改變行為。

iv. Perceived barriers 主觀障礙
若健康行為的障礙越細,越有機會改變行為。障礙包括時間、地點和金錢等考慮。

v. Cues to action 行動指引
嗯,就是溫馨提示的意思。例如放置小冊子和海報,建議人們吃得健康。

當我們傳播健康訊息時,若能包括以上建議,或許能事半功倍。

「妳這把年紀,膽固醇過高,還吃那麼多雪糕?雪糕含有反式脂肪,增加血液中壞膽固醇含量,很容易導致中風的啊!你不會想剩餘的人生癱瘓渡日吧?何不減少吃雪糕,改吃低脂低糖乳酪雪糕... 價錢相若,到處有賣。看看這個網站吧 :)」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